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十三章

群狼共舞——克里米亚战争史 by 书吧精品

2018-5-26 06:02

  1854年8月,在遥远的白海,3艘皇家海军军舰执行封锁任务。他们一共检查了300艘商船并炮击了科拉半岛。  和平进程    早在1855年12月16日,埃斯特哈兹伯爵带着奥地利的最后通牒到达圣彼得堡,要求俄国接受停战。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促使俄国决定停战的关键,俄国已经无力拒绝奥地利的最后通牒。1856年1月16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受奥地利的要求。2月25日,巴黎和会召开。英、法、土、撒丁和俄国参加,奥地利因为提出“维也纳四点”方案也参加了和会。沙皇希望普鲁士出席,以得到它的支持。但英国反对,理由是普鲁士没有参战。3月16日讨论黑海问题时,普鲁士才以1841年《海峡公约》签字国的身份参加。和会上俄国全赖拿破仑三世的支持,后者也不希望俄国遭到过分削弱而英国在近东一家独大,拿破仑三世另一个用心是让俄国更加记恨奥地利而在将来亲近法国。奥地利企图霸占已经占领的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但遭到法俄的强烈反对。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3月30日《巴黎和约》签字,列强共同保证土耳其的“独立与完整”;土耳其保证不分种族与信仰改善境内人民的状况;俄国收复克里米亚半岛被占领土,把多瑙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摩尔达维亚,高加索的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并放弃对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的保护权;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仍归土耳其,由列强共同保证;黑海中立化,禁止各国军舰通过两海峡,禁止俄国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厂;多瑙河航行自由。和会对国际法的一大贡献是通过了《海上国际法原则宣言》,附于《巴黎和约》。这个宣言直到今天依然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记  克里米亚战争是近代科技战争的开端,是兵力兵器、军事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对火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许多新的战争手段登上历史舞台,技术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在此之前,人力被认为是决定因素。新式线膛步枪、蒸汽动力战舰、铁路、无线电通讯等科技发明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法首脑和军事部门利用无线电从千里之外指挥战争,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无线电也使得大众传媒可以实时传递战况,战争距离大众不再遥远,民意对战争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军事后勤体系发展为一个独立部门,工程保障、战地医疗、后勤运输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法军统一对表校正时间进攻马拉科夫要塞是指挥艺术的重大发明。各军事强国在这次战争后都加速淘汰旧装备,摒弃滑膛式武器及木制帆力战舰,进行新技术军备竞赛,企图以不对称的技术优势击败对手。而在这之前,除了海军,没有国家特别在意陆地上的技术优势。各国对战争理解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英国认为蒸汽动力战舰具有巨大优势,为扞卫海上霸权,英国一直走在海军军备革新的前沿。法国认为新式步枪最具战斗效能,因此大力研究新式步枪。到了1870年普法战争,法军相对于普军仍然装备有更好的后装填步枪,因此法军在普法战争中的伤亡低于普军。普鲁士看重的是铁路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普鲁士发展铁路的同时就规划了高效率的战时使用方案。奥地利注意到大炮在战争中作用降低,因此加强了火炮的改进。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奥地利拥有更好的火炮。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注意到这一点,到了1870年,普鲁士用优良的大炮逼迫拿破仑三世投降。俄国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军队基数庞大,因此在新军备竞赛中是最落后的,但俄国在陆战兵器的发展上也取得不小的进步,总体看和其他列强差距不大。相比于军事技术的进步,军事战术却停滞不前,甚至低于拿破仑战争时的水平。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没有军事家能够适应这种技术进步,有些人甚至表现拙劣。这也是军事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战术总是落后于技术,两次大战的惨痛悲剧都和这个问题有关联,特别是一次大战。可不可以这么看,从哲学上讲,客观实在决定主观意识,而技术是客观的,战术属于主观的东西。因此战术落后于技术是必然的。

  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自1815年以来的维也纳体系的终结。俄国丢失了神圣同盟,失去了存在40年之久的大陆优势地位,在巴尔干和黑海取得的巨大利益化为乌有,损失是巨大的。但俄国在巴尔干的挫折是暂时的,英法不可能长期在这里做十字军,奥地利的背叛也使得俄国可以甩开神圣同盟的道义包袱。这场战争的失败其实是俄国外交的失败,政治上的失败。奥地利在1854年两公国立场上的背叛就宣布了俄国的失败,因为即使克里米亚战场打赢,俄国也无力吞并多瑙河两公国,更何况克里米亚的战争是英法强加给俄国的。很多历史学家把俄国在战争中的表现批评的一无是处,实际则不尽然。俄军70万,但俄国幅员辽阔,在波罗的海、多瑙河、黑海和高加索四个战场作战,因此实际能用于克里米亚的兵力并不多。俄军后勤的压力比英法更大,俄国南方没有铁路,而英法却拥有卓越的海运能力。俄军没有克里米亚军用地图被认为是腐朽,但俄军从来没有想过在克里米亚面临入侵,因为俄军百年来对土耳其都是保持攻势的,更何况克里米亚距离俄国中心如此遥远有如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因此没有军用地图是可以理解的。它的对手英法同样也没有克里米亚军用地图。俄国人自己被失败的耻辱所震惊,使其君主***制度在国内外威信扫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势的到来,促进了农奴制的衰败,并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应该说俄国人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也懂得知耻后勇。它在战后收敛了许多,对欧洲事务采取了观望态度,1866年普奥战争和1870年普法战争中都保持了中立,并和俾斯麦新德国示好,这一时期的俄国外交在哥尔查科夫的领导下是仅次于俾斯麦的水平的。另外俄国将扩张重点放在中亚和远东,以逼开列强的纠缠,这是清帝国的不幸。巴黎和会上奥地利企图独自霸占多瑙河两公国的企图没有实现等于奥地利背叛俄国没有得到任何实质回报。在接下来的十年,奥地利受到的打击不断,先是在对撒丁的战争中失去奥属意大利,然后在1866年普奥战争后被普鲁士驱逐出德意志,最后与匈牙利联合成立奥匈二元君主国,才勉强保住列强的席位。哈普斯堡家族的悲剧在于欧洲的民族主义大潮容不下这个志在四海的多民族帝国,没有克里米亚的短视,这个国家也不可能存于今世。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